文章列表
新闻详情

学而思老师内心戏有多足?用一句"绝绝子"是解释不了的!

97
发表时间:2021-10-03 09:09作者:内心戏十足的


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 大家好!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思思。
前阵子,一个网络热词刷屏了朋友圈——“绝绝子”。

经过一番研究,思思发现这个词过于万能了,只能说一个字“绝”!


它可以在何语境下表达各种极致的感受和情绪,可以是吐槽、可以是惊呼、羡慕、夸奖……“绝绝子”这个词为我们的情绪表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。

但有时候一些细腻、深刻的感情或情绪,并不是一句“绝绝子”就可以形容。


就老师这个群体而言,面对不同的孩子和教学环境,他们表达内在情绪的方式有点不一样……

今天,思思就带大家来“窥探”一下,学而思老师们十足的“内心戏”!


捕捉生活细节,
让孩子看到知识还有“B面”


偶老师的内心戏:

“乐器都是一些废弃瓶子,不精致、也不好看,但是这一个小举动,满足了我的一个‘小私心’,希望孩子们能掌握知识,更明白背后的原理,并慢慢喜欢上了这门课程和自己。”


偶老师是一名物理老师,他希望通过一堂简单的“声现象”课,让孩子逐渐喜欢上物理这门学科。

为了准备好这堂课,偶老师没少花心思,道具准备、练习乐谱。正式上课的那天,他用装有不同容量水的瓶子,敲出了很多首好听的歌曲,如《小星星》《小小粉刷匠》等,孩子们的目光深深被吸引。

后来的后来,孩子们渐渐地明白,原来课堂上那些有趣的瓶瓶罐罐,是老师在保护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。

看似简单的教具,藏着老师的用心,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刻,孩子们回想到这门课程,仍然能眼里有光,保持着对知识的探索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

从一份PDF到一组PDF
是一种相互激励


拓静老师的内心戏:

“有时候可以稍微腾出一些'个人空间'给自己,有些信息可以换一个时间回复。但就在当下,面对孩子们的求助,我没办法假装看不到。


深夜,拓静老师的手机突然连着震动了七八下。

打开一看,是班上孩子发来课业问题,问题不止一个,要想给孩子们解答明白,至少得1小时起步,时间已经很晚了,但她似乎一刻都不想等。

从床上坐起来,她回到书桌前,这一坐就是整整2个小时,集中精力整理好所有的答疑发给了孩子,有些很晚的回复,也许孩子们第二天醒来才看到。

这种方式的答疑,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。微信聊天里一来一往的对话竟然成为一笔不小的“知识财富”。拓静老师把每一次的答疑都整理出来,作为孩子后续复习的针对性题库,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方式命名的PDF题库,从一份PDF到一组PDF,何尝不是一种双向激励,老师给予孩子们解题的方法,孩子让老师更懂得如何传递好每一个知识。


被拒绝后,
我尝试过的“N+”种办法

一玮老师的内心戏:

“当我们被拒绝的时候,焦虑、煎熬、不安、忐忑的情绪,一下子都会涌上心头。要问被孩子拒绝的时候该怎么办?我想我有一些发言权。”

"好嘞,我不交!"

在被问及“个人学习”情况时,这是一玮老师班上的一个孩子给老师的回复。而且这个孩子还会经常在课堂发言区,说更喜欢其他老师,明确表达自己对一玮老师的抵触情绪。

为了打开孩子的心扉,她开始从最细节的地方做起。主动跟孩子互动,留意着孩子每次吐槽的内容,努力在下次直播中改进得更好。比如:让表扬榜单更漂亮、更有趣;课件增加有趣图片和老师的表情包;课后主动和孩子聊日常、分享生活;只要孩子有问题,几乎都是秒回……

就这样,日复一日,变化开始发生了。那个说"我不交"的叛逆小孩,开始主动交笔记了、坚持早到、每节课第一个互动。

图 | 孩子主动提交的精美笔记

后来,让一玮老师印象深刻的一件小事是,这个孩子的微信昵称变成了“做一玮的小朋友",这一刻她感受到了无比的信赖。


一玮老师认为,一个孩子不论他的外壳有多坚硬,他们始终都期待被看见、被关心。即使自己被拒绝过很多次,但她始终都在想办法靠近,哪怕近一点也好。只要真心付出,孩子们都能感受到,最初自己被拒绝的尴尬,最终都会化成温暖。

上课大部分孩子都在睡觉,

我却没有办法生气


李老师的内心戏:

“了解到情况后,内心除了心疼,我已经没有别的情绪了,我想用行动告诉他们,我不是来做做样子的,我希望能够陪伴他们更久。”


和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、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,距离深圳近4小时车程,当雪颖老师风尘仆仆地赶到教室时,等待她的是从没有遇到过的一幕——从她自我介绍到课程结束,大部分孩子都趴在课桌上不愿听课,课堂互动也没人理她。

后来,雪颖老师很快就找到了原因。这个学校里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,他们小小年纪缺少陪伴以及与父母的交流,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越来越封闭。以往也有一些老师来"支教",基本都是上一两节课、拍几张照片就再也不来了,渐渐地,孩子们不再对支教老师抱有期待……

听完这些,雪颖老师很心疼,她一点都生不起气来,反而加快了自己“行动的脚步”。

图 | 李雪颖老师和孩子们的合影

此后,每周一节的支教课,雪颖老师风雨无阻,一次也没落下。工作再忙,她都精心备课,保证每次精神饱满地给孩子们带去一堂精彩的课程。后来因为疫情反复,支教活动转为在线课,雪颖老师更加用心地设计教学环节。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,她还会在课程结尾设计趣味彩蛋,鼓励孩子们敞开心扉,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
渐渐地,上课睡觉的孩子变少了,抬头看黑板的孩子变多了,就连最后排那几个爱打闹的小男孩也加入了认真听课的队伍。偶尔有同学起哄,但也很快能进入课堂状态,因为他们担心老师不喜欢他们,不教他们了。


正是有了这份十足的“内心戏”,教育者的精神和初心才得以延续。

梵高说过:“每个人心里有一团火,路过的人只看到烟。”

学而思的每一天都发生着这样的小故事,老师们看似简单的一举一动都埋藏着一种深切的感受和信念,关于孩子,关于爱,关于进步。

老师和孩子内心发出的火光彼此照耀着,一起走过一条荆棘与鲜花并存的道路,期待着我们在更高处相见!





END




















扫码添加小助手
进群更多学习交流














扫码关注公众号
获取更多资讯信息





扫码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吧






快来给我点个赞吧

分享到:
website qrcode

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

website qrcode

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